記憶中,一個小山村,三四十戶人家,離村莊大約兩百米有一條小河,河水從北繞南向東流去。我人生所有的經歷和念想,便是從這里開始的。
小河是我年少時的天堂。上學經過河邊,我時常會撿起一塊薄薄的小石子,貼在平靜的水面擲出去,擦著水面劃出一串串漣漪,放學途中,在河邊看螞蟻搬家,注視蜻蜓點水,欣賞柳條魚游戲穿梭,一看就是好長時辰。河水清澈透亮,我和小伙伴每天在河邊,玩到最后一縷晚霞散盡,直到夕陽羞紅著臉躲進地平線下,牛兒也吃得肚子滾瓜溜圓,河對岸的屋頂炊煙四起,在一陣陣呼兒喚女的叫聲中,我們才戀戀不舍地起身回家。吃過晚飯,母親會搬個竹床放在屋前的禾場上,我安靜地躺在上面,數著星星,望著月亮,在母親柔和的蒲扇風下,在潺潺的流水聲中,靜靜地睡去……這些,是我與小河一起演繹的最快樂的時光,小河給了我太多幸福的記憶,滋養了我最初柔軟的童心,也賜給了我對美的永恒追求之夢。
然而,小河雖多有輕風流水,也偶有濁浪翻卷的時候。當暴雨之季河水暴漲,翻卷的漩渦怒號著沖向農田、房屋,沖向搖搖欲墜的石橋,河岸兩邊的樹被連根拔起,甚至吞沒鄉親們的生命財產。洪水過后,兩岸則一片冷清、荒蕪。這令當年并不富裕的鄉親們日子會更加蒼白,內心更添痛楚與重負。在風雨春秋中,我的小河見證了家鄉的滄海桑田。
我在這條河的陪伴下漸漸長大,上學,參加工作,談婚論嫁,一切按部就班。記不得從什么時候起,小河邊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,我家所在地成為市區,小城一天天變得繁忙喧囂不已,我的生活也變得忙碌起來。但讓我很感惆悵的是,小河發生了令人不快的變化,河床成了城市污水的排放地,清澈的水流沒有了,魚類幾乎絕跡,鳥鳴聲更加難覓,許多曾與我童年生活密切相關的美麗生命再也找不到了。河水仍在流,但流動聲不一樣了,不是純凈的愉快的聲音,而是一種傷心的嗚咽。只有佇立在水中央的那塊青石,爬滿了苔蘚,綠森森,青幽幽,訴說著曾經的美麗。我的小河變得一天比一天焦慮起來。
我在傷心之余,選擇離開,把家搬到城中心去居住了。我感到一種莫名的失落。但我的心,從未離開她,畢竟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飽受了她的滋養,她是我的緣分和命運,生于斯,長于斯,打斷骨頭連著筋,小河總在我的血脈中潺潺而動。
值得慶幸的是,當那些美好的記憶離我越來越久遠的時候,人們似乎發現丟掉了最珍貴的東西,悟出了一些新的道理。原來,小城空前繁榮的背后,面臨著現代文明帶來的新挑戰。這是追求富裕和進步的人類面臨的新課題。于是,在我們身邊,各種角色的城市管理者們,年復一年精心策劃著,披星戴月匆匆奔忙著,一心一意要把小城呵護得完善一些,健康一些,靚麗一些。他們明白,小城因河而生,因河而長,小河簡直就是小城的肺腑。管理好這座小城,首先就要管護好小河,只有如此,才能讓小城盡情呼吸春風秋雨,讓歲月永遠神清氣爽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。經過若干年堅持不懈的努力,人們把小河來了個洗心革面:河底沉積多年的黑漆淤泥減少了,飄在河面的垃圾幾無蹤影,河兩岸新修了美觀牢固的護坡,鋪上寬寬的人行道和行車道,沿河栽植著裊裊婷婷的垂柳、四季應時的花草藤蔓,還有,為了保證小河的生命血液不受污染,沿河兩岸建成了長長的分污渠。從此,讓污水不犯河水,逼迫它乖乖順渠而流,一直流到遠方下游的污水處理廠,讓它在這里獲得新生后再去造福于民。
小河命運的變化,是社會變化的縮影,令我驚喜。我在閑暇之余,總喜歡沿著小河的兩側散步,這時候,總有一種依偎在母親懷抱的感覺。我漫步在清風吹拂的河畔,風掠流水的聲音,使人感到身心都好似被凈化了。空氣中,似有一股清新的力量在上升,在感召著我。眼前,小城的豐姿投影在清流中,勾勒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畫面,
小河在變,小城在變,我的日子也在不停變化著。現在的我,終于又搬回到河邊去居住了,我又可以與小河相伴了。每天晚上,我能枕著潺潺的水聲入眠,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!我常習慣性來到小河邊,把清亮亮的河水捧在手里,讓它輕輕從指間滑落,我感到那滑過肌膚的,不是清涼的河水,而是記憶中媽媽柔弱而堅強的手。小河的水啊,那娓娓的聲音,那輕柔的細膩,總在我內心深處久久回蕩。